[Thoughts] 寫在旅程之後
其實從清邁回來以後
很多人問我有什麼感想
說真的我沒有特別去想過這個問題
在清邁的時光過的很快
每天就是到處晃晃去吃吃喜歡的店, 看看路上的人
潑水節的那一整個禮拜是過的最歡樂瘋狂的
遇見了一大票有趣的旅人
大家都是剛好在那個時間點來到了清邁
也這麼碰巧的參加了couch surfing的meeting
有些人是過客, 也許互加了Facebook
但你很清楚彼此可能不會再有聯繫
有些人卻留了下來, 成為真正的朋友
甚至計畫著下一次的見面
上禮拜我跟好友見面時
她又問了我同樣的問題: 有什麼感想
我想了想, 決定好好寫下我的思緒
在回到台灣的第一天
我有了很大的衝擊
那是一個禮拜六的早上
坐在車內經過台灣大道
看著窗外的行人
突然覺得很驚訝
{台灣人好不開心}
週六早晨有美好的天氣
可是路人們卻是眉頭深鎖
抑或滑著手機等紅綠燈
每個人快步的走著, 卻透露出很不快樂的感覺
在清邁, 撇開旅人不說
當地人不論男女老少或是社會階層
大家都是愉悅的
那種心境跟台灣似乎很不相同
即使是較傳統板著臉色的泰國老人
眼神交會時對他微笑點頭
他也會卸下心防微笑回禮
台灣, 怎麼了呢?
我曾想過也許是泰國信仰帶給當地人不同的背景
小乘佛教的盛行及深入他們的生活
一舉一動似乎都被信仰帶動
從小他們就被教導要相親相愛
對於周遭的人要視同家人一樣互相尊敬扶持
Thailand, the land of smiles
台灣人其實是最有人情味的
可是現在卻似乎慢慢的在轉變
我不是很知道為什麼
直到前陣子看了一篇文章
最富有的人
『我不想活在那個Fucking System裡面。』山田如此說著
我想我們也許都掉在這個所謂的fucking system裡面了
擁有的很多但是卻一直想著要更多更好
那之後呢?
當然我不是要提倡大家跟山田一樣
畢竟他這種生活實在很extreme
我自己也是做不到的
但是我們是否應該要適時的抽離自己
檢視一下我們的生活
是否被這個fucking system給制約住了?
回到現實面來說
當然我們都必須要賺錢才能存活
為了賺錢我們也必須做出很多的妥協跟犧牲
可是扣除了這些"必須的"
有其他多少是因為這個fucking system而迷失自己的
市井小民的我們也許要思考怎麼樣在自我跟社會裡去取得平衡
了解自己真的想要的跟需要的是什麼
而不是一昧的被這個fucking system給牽著鼻子走
適時的衝撞並且捍衛自我也是必須的, 不是嗎?
穿著Prada的惡魔這部電影我想大家都看過
劇末Andrea說: I didn't have a choice.
而Miranda一語道破: No, you chose.
生活中我們也常會聽到人家說: 我沒得選擇呀! 沒辦法呀, 老闆就要這樣.
其實在說這些話的當下, 我們其實都已經做出了選擇
公司給的福利不公平, 但你選擇默許
老闆給的指令不認同, 但你選擇跟隨
這樣的選擇沒有誰對誰錯, 但是你不是"沒得選擇", 不是嗎?
以前在工作上遇到類似的狀況
我一定會先選擇溝通與衝撞
當我去嘗試過了真的不行, 那我才會選擇自己不喜歡的那個決定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說: 你不怕被開除嗎?
我只能說如果一家公司這樣就開除我
那一是我不夠優秀, 二是這公司不適合我
其實不論是哪一個情況, 我都必須樂於接受自己選擇的後果
我的思緒好像飄太遠了點, 哈哈
清邁之旅帶給我的東西是無形的
旅途中發現自己需要的並不多
衣服鞋子就是那些穿來穿去
出發前因為"可能會用到"而帶去的通通沒有用到
旅途中發現知足常樂這句話的深遠力量
任何小事情都可以讓自己開心好久
旅途中學會和自己相處
一整天不跟任何人說話也能自得其樂
旅途中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遇到的旅人帶給自己的衝擊很多
知道自己還要再更加油
回到台灣一個多月
很努力的讓自己不要陷入這個fucking system裡面
期許自己能夠更把握住自我
也提醒自己對路人多微笑
行色匆匆的台灣人有點太多了
就從自己開始轉變吧
^____^
很多人問我有什麼感想
說真的我沒有特別去想過這個問題
在清邁的時光過的很快
每天就是到處晃晃去吃吃喜歡的店, 看看路上的人
潑水節的那一整個禮拜是過的最歡樂瘋狂的
遇見了一大票有趣的旅人
大家都是剛好在那個時間點來到了清邁
也這麼碰巧的參加了couch surfing的meeting
有些人是過客, 也許互加了Facebook
但你很清楚彼此可能不會再有聯繫
有些人卻留了下來, 成為真正的朋友
甚至計畫著下一次的見面
上禮拜我跟好友見面時
她又問了我同樣的問題: 有什麼感想
我想了想, 決定好好寫下我的思緒
在回到台灣的第一天
我有了很大的衝擊
那是一個禮拜六的早上
坐在車內經過台灣大道
看著窗外的行人
突然覺得很驚訝
{台灣人好不開心}
週六早晨有美好的天氣
可是路人們卻是眉頭深鎖
抑或滑著手機等紅綠燈
每個人快步的走著, 卻透露出很不快樂的感覺
在清邁, 撇開旅人不說
當地人不論男女老少或是社會階層
大家都是愉悅的
那種心境跟台灣似乎很不相同
即使是較傳統板著臉色的泰國老人
眼神交會時對他微笑點頭
他也會卸下心防微笑回禮
台灣, 怎麼了呢?
我曾想過也許是泰國信仰帶給當地人不同的背景
小乘佛教的盛行及深入他們的生活
一舉一動似乎都被信仰帶動
從小他們就被教導要相親相愛
對於周遭的人要視同家人一樣互相尊敬扶持
Thailand, the land of smiles
台灣人其實是最有人情味的
可是現在卻似乎慢慢的在轉變
我不是很知道為什麼
直到前陣子看了一篇文章
最富有的人
『我不想活在那個Fucking System裡面。』山田如此說著
我想我們也許都掉在這個所謂的fucking system裡面了
擁有的很多但是卻一直想著要更多更好
那之後呢?
當然我不是要提倡大家跟山田一樣
畢竟他這種生活實在很extreme
我自己也是做不到的
但是我們是否應該要適時的抽離自己
檢視一下我們的生活
是否被這個fucking system給制約住了?
回到現實面來說
當然我們都必須要賺錢才能存活
為了賺錢我們也必須做出很多的妥協跟犧牲
可是扣除了這些"必須的"
有其他多少是因為這個fucking system而迷失自己的
市井小民的我們也許要思考怎麼樣在自我跟社會裡去取得平衡
了解自己真的想要的跟需要的是什麼
而不是一昧的被這個fucking system給牽著鼻子走
適時的衝撞並且捍衛自我也是必須的, 不是嗎?
穿著Prada的惡魔這部電影我想大家都看過
劇末Andrea說: I didn't have a choice.
而Miranda一語道破: No, you chose.
生活中我們也常會聽到人家說: 我沒得選擇呀! 沒辦法呀, 老闆就要這樣.
其實在說這些話的當下, 我們其實都已經做出了選擇
公司給的福利不公平, 但你選擇默許
老闆給的指令不認同, 但你選擇跟隨
這樣的選擇沒有誰對誰錯, 但是你不是"沒得選擇", 不是嗎?
以前在工作上遇到類似的狀況
我一定會先選擇溝通與衝撞
當我去嘗試過了真的不行, 那我才會選擇自己不喜歡的那個決定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說: 你不怕被開除嗎?
我只能說如果一家公司這樣就開除我
那一是我不夠優秀, 二是這公司不適合我
其實不論是哪一個情況, 我都必須樂於接受自己選擇的後果
我的思緒好像飄太遠了點, 哈哈
清邁之旅帶給我的東西是無形的
旅途中發現自己需要的並不多
衣服鞋子就是那些穿來穿去
出發前因為"可能會用到"而帶去的通通沒有用到
旅途中發現知足常樂這句話的深遠力量
任何小事情都可以讓自己開心好久
旅途中學會和自己相處
一整天不跟任何人說話也能自得其樂
旅途中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遇到的旅人帶給自己的衝擊很多
知道自己還要再更加油
回到台灣一個多月
很努力的讓自己不要陷入這個fucking system裡面
期許自己能夠更把握住自我
也提醒自己對路人多微笑
行色匆匆的台灣人有點太多了
就從自己開始轉變吧
^____^
Comments
Post a Comment